一场秋雨过后, 8月 17日下午,记者与凤县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罗永忠一行驱车前往位于凤县留凤关镇的林麝养殖基地。一路上,罗永忠向记者介绍起了凤县林麝养殖的概况。“现在,全国圈养林麝 9900头,其中陕西圈养 8000余头,而凤县就圈养了7000余头。凤县能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人工养殖基地,可是相当不容易。要知道,最少的时候林麝已经不足百头,濒临灭绝。”罗永忠说。凤县有养殖野生动物的传统,如养麂子、蛇、野兔等,是我市传统养殖大县。 1980年至 2000年,非法猎杀野生林麝非常猖獗。为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凤县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饲养林麝,经过 20多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探索出了一条林麝保护与发展并举之路。让原来不足百头的林麝,发展到如今的 7000余头,规模占到全省存栏总数的 80%、全国存栏总数的 70%以上,凤县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麝养殖基地。
据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郭海介绍,林麝属国家濒危、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雄麝所产麝香是珍贵的中药材,具有“通诸窍、开经路、通肌骨”的功效,还可作为上等的香料原料。麝香用途广泛,其价格可与黄金相比,有史以来,就是我国战略储备物资。目前我市林麝存栏约 8000余头,林麝养殖基地主要集中在凤县、太白、陇县、眉县。
说话间,记者一行来到了留凤关镇麻峪河村,见到了该县第一个成功养麝人——陈树民。“我从 1986年起开始探索林麝人工养殖,到现在有近 30年了。”陈树民说,他先在家里养了 5头,在有关科研和野生动物保护单位的参与指导下,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林麝驯养、繁育、防疫及活体取麝香技术。很快,县内林麝养殖发展从麻峪河村到河口镇,再到平木镇,逐渐覆盖到了全县多个乡镇。很多新进入林麝养殖行业的养殖户有问题都会去请教他,为了让养殖户尽快掌握林麝养殖技术,他与当地的林麝养殖能手共同编写出了 1.2万字的《林麝养殖技术手册》供养殖户学习参考。
不仅如此,陈树民还是林麝“剖腹产”方面的权威。今年上半年,陈树民做的 38例林麝难产手术全部成功。现在,陈树民成了林麝产业的带头人,由他参与成立的凤县海兴林麝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有 48个养殖分公司,共养殖 800只林麝。“目前麝香市场价格是每克 400元,一只成年雌麝可产两只小麝作为种源,每只售价在 3万元 -4万元。公司年产值 2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公司,养殖林麝。”陈树民说。
8月 18日,记者来到号称“林麝养殖第一村”的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村支书袁小荣说:“我们村 247户居民,养殖林麝的就有 85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 34.4%,2014年存栏量达到 950只,人均纯收入 10500元,林麝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村 120户群众购买了摩托车,23户家庭购买了小轿车,有些养殖户还在县城及宝鸡市区购买了商品房。”
植被多气候好 麝香品质一流
“凤县自古就是野生林麝的适生区,在原栖息地养殖再好不过了。”凤县林业局局长毛忠生说。
8月 18日下午,天下着毛毛细雨。在凤县河口镇安河寺村的一处养殖基地里,几只林麝安静地卧在屋檐下四处张望。凤县地处秦岭腹地,森林覆盖率高,原来山里就分布着野生林麝,当地老百姓对林麝并不陌生。
据了解,中科院还曾专门针对凤县林麝养殖为何成功率高做了进一步调查和研究。中科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 )科普演讲团成员、林麝研究专家刘文华告诉记者:“凤县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适中,资源丰富,是全国最适宜林麝生存的地区。林麝养殖成功最早始于留凤关镇,除了陈数民本人善于钻研外,这片区域海拔比较低,野生植物里面的药用成分比较多,给饲料研制提供了依据,这也是这几年林麝养殖产业发展比较快的重要原因。”
凤县野生动物管理站站长李忠杰说,凤县地区的林麝发病率低,品种优良,除了草的品种丰富以外,当地村民还会添加一些精料,比如凤县当地产的苹果、南瓜、萝卜等,不同阶段用不同的配方,这样林麝的营养结构就全面了,自然生长得好。“麝香是国家战略储备物资,需求量很大。凤县所产麝香为‘秦香’,麝香酮含量占整个麝香的比例在2.0%到 2.5%,在全国来说都算高品质。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每年需要 100公斤麝香来制作药品。”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蒋本模说,目前,他们已经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聘请了中科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的 10名专家,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持和优质的技术服务,推动凤县林麝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引领朝阳产业 助力林麝养殖
凤县林麝养殖走在全国前列,绝非一日之功。除了悠久的养殖历史、优良的自然环境,当地政府将林麝养殖作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大力扶持。
凤县科技局局长来彦平说:“县上曾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支持人工养殖林麝。如繁育一头仔麝补助 1000元,从外地引进一头补助 3000元,新建 100间圈舍补助 5万元。很快,养殖户达到了300余户,并受到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的关注。”来彦平说,除了这些扶持政策,养殖林麝的农民由上级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负责培训,同时在陈树民的养殖场实习,在掌握了基本的养殖技术后,再批准开办养殖场。此外,每年由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牵头,邀请有关专家和养麝大户对养殖户开展两次集中培训。
林麝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然而,新的难题也开始出现。刘文华说:“首先,随着种群扩大,凤县当地的野生饲草资源有限,在采草旺季有些养殖户不得不到远离村子一二十公里的地方去采集青树叶,以备过冬干草饲料。其次,一些养殖基地开始出现种源和麝香饱和状态,养殖户处于被动,调配一对幼麝,往年费用在6万元左右,而从去年开始下跌到 4万元甚至 3万元,农户养殖林麝显得信心不足。”
对此,刘文华也表示,这些问题需要科研部门专家继续研究,下一步要在青储饲料和颗粒饲料的开发方面取得突破,保证林麝拥有营养均衡的充足食料。
与此同时,县科技局、林业局会同国内多家龙头医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招商引资,先后与宝鸡秦峰野生动植物有限公司、漳州片仔癀集团公司、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等深加工企业开展合作,让农户养殖与企业产销形成“一条龙”产业链,加大开发和创新能力。“有人说现在养殖林麝市场饱和了,但我认为今年才刚刚起步。”凤县刘家庄林麝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长江说,为了进一步实现异地调配,解决种群品种退化问题,减轻农户养殖压力,他们合作社已经同山西、甘肃、河南、贵州、重庆签订了意向书,协助外地筹建养殖场地,提供技术和人员支持,按照政策法规要求,向省外进行调配。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陕西省林业厅专程到凤县考察,当了解到县内林麝养殖饱和的现状后,安排县林业局编制林麝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着力解决林麝养殖繁育发展事业当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这无疑给养殖户带来了新的期盼。
手机:15596967858
邮件:1883574@qq.com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东方明珠小区3号楼1单元12A